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2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粵潮汕英歌舞大膽創新
「圈粉」年輕人人數大增

    【中新社揭陽2月4日電】(中新社記者 蔡敏婕)伴隨鏗鏘鑼鼓,5歲“小時遷”率先出場,引導隊伍“下山打探”,約50名“梁山好漢”隨之依次出場亮相,雙手執起棒槌上下左右相互擊打起舞,變換隊形,幾分鐘內展現“興師出戰”“急水渡泊”“凱旋歸山”等情節……4日在廣東揭陽普寧的英歌舞表演現場,氣氛熱烈,梁山英雄好漢的壯志豪情激蕩,現場觀眾拍手稱快。
    作為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英歌舞是“年味”最濃的活動之一。從大年初一開始,就有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拜年,或沿街挨村遊行表演。這種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於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相傳已有數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海內外民眾喜愛。
    今年春節期間,英歌舞大量“圈粉”,英歌隊隊員和遊客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方式向海內外民眾展示,吸引不少年輕人向舞團提出學習意願。
    廣東揭陽普寧南山英歌舞蹈團(簡稱:南山英歌隊)是快板英歌的代表隊伍。“申請加入的年輕人明顯增多,這是好事。”一名南山英歌隊隊員稱,目前該隊伍以“95後”和“00後”隊員為主。
    4日清晨5時許,普寧某居委會的南山英歌隊化妝間,50多名英歌舞表演者已開始裝扮臉譜、服飾和髮式。
    其中,今年“火出圈”的“小時遷”扮演者陳楷銘,祗有5歲大,是隊裡“團寵”,表演起來有板有眼。清晨化完妝後,他拿起手機觀看和學習英歌舞的表演視頻。
    “我們是舞英歌世家,從我爺爺開始便從事英歌表演,到我兒子已經是第四代了。我現在扮演李逵。”在南山英歌隊隊員、陳楷銘的父親陳恒欽看來,跳英歌舞有利於強身健體,還可以從小鍛煉孩子面對大場面時的膽量,但最重要的,還是能傳承英歌舞文化。“英歌舞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我們不能遺忘,要把它傳承下去。”他說。
    潮汕當地鄉村的孩子,自幼看到村裡老一輩藝人舞英歌,耳濡目染,也自發組成小隊模仿。長到十多歲時,有人因喜愛而加入到當地的英歌表演隊接受專業培訓,大部分一練便是十多年。
    廣東揭陽普寧南山英歌舞蹈團團長陳來發,從18歲開始至今從事英歌舞表演和培訓近50年,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英歌(普寧英歌)代表性傳承人。
    陳來發說,英歌舞角色取材於《水滸傳》梁山好漢英雄人物。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現潮汕各村落英歌的服飾、臉譜、隊形各有創新。例如,在南山英歌隊的臉譜中,“時遷”臉譜在眼、鼻、口的著色勾形上下功夫,把蛇的形象凸顯出來,人物形象更清晰可辨。 這些年來,陳來發及其團隊不斷推動南山英歌傳承與創新,1992年完成蝶變,讓英歌舞從民間廣場舞走向更廣的舞台。2018年起,該團隊把英歌舞帶進校園,把南山快板英歌舞作為特色教育項目,在校園中尋找新鮮血液進行培養,有些已成為新隊員。
    “非遺活化不能祗靠少數的非遺傳承人,還要有足够多的關注者和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一代。”陳來發看好英歌舞的未來發展,“我相信明年會出現更多的‘小時遷’,傳揚‘英歌魂’”。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