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文:推動減碳及可再生能源應用
MIECF倡創新綠色發展


【特訊】二零二五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即日起一連三日舉行。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指,特區政府將全力配合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並會繼續加強環保政策的執行力度,有序推進各項減碳工作與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等。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二零二五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於昨日(二十七日)開幕,為期三天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舉行。代理行政長官張永春,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新聰,國家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金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孫向陽等擔任主禮嘉賓。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正全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來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時,對澳門提出的“四點希望”,並全力配合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澳門特區政府將不遺餘力,團結社會各界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重要指導方針,致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高質量及可持續發展。期望大家透過一系列高規格的專題會議、綠色論壇、項目推介會,以及綠色配對等平台,掌握具前瞻性和創新的環保信息,發掘綠色商機,共同推動全球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國家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金龍認為澳門可以強化綠色創新經濟發展。孫金龍:“澳門在國際金融、創新科技等領域擁有獨特優勢,綠色創新發展潛力大、後勁足,希望澳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低碳交通、綠色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循環經濟等領域,著力提升環保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隨後,吉諾.范比金在主題演講中以“開拓綠色創新 共建美好城市”為題,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強調城市在應對氣候挑戰中的核心地位,並提出“美麗城市”應具備的特徵等建議。
今屆展會特色之一是首設“首發經濟項目展區”及“綠色未來產業展區”,專注於綠色消費市場及綠色轉型的鏈式發展模式。大會在首日邀請多個在澳門首發的新產品及項目參與“首發@澳門–項目發佈會×創新配對專場”,通過項目路演和商業配對,助力首發項目開拓綠色商機。現場發佈逾二十項首發新品,主要包括新型可降解材料、高效的電動汽車“液冷超充”系統及“自動泊車”電動電單車等項目,展現綠色首發平台作用。
展會期間將舉辦五場專題配對洽談,涵蓋首發項目、國際綠色低碳、澳琴聯動公共機構環保對接、綠色建築供需及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合作交流,為海內外參展商和客商提供交流平台,促進更多綠色新機遇。此外,同期舉辦的“ESG卓越獎評選”活動,吸引逾三十家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上市企業參與,並邀請相關企業參加“國際綠色低碳項目對接會”進行配對洽談,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本屆展會的主題為“創新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城市”,面積超過一萬二千平方米,設有五大展區,吸引了來自近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客商及代表團參展參會。展會期間共舉辦十二場同期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展會的國際化與專業化水平。大會特邀全球知名的城市網絡─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ICLEI)秘書長吉諾.范比金擔任主旨演講嘉賓,並於展會第二日舉辦三場聚焦綠色轉型發展、技術創新及泛珠環保交流合作等議題的“綠色論壇”。
招商投資促進局安排約二十一項新品技術於為期三天的 MIECF中首發,涉及新型可降解材料、“液冷超充”技術和“自動泊車”電動電單車等,希望推動首發經濟在澳發展。招商局主席余雨生指出,近年國際的會議展覽開始重視和主打首發內容,而本澳每年都有多項大型會展活動,提供很好的首發場合,觸及目標客戶,尤其澳門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定位,有利吸引內地廠商的新產品在澳首發,進一步接觸葡語系國家和東南亞等客商。
余雨生提到,現時內地許多企業都有“不出海,就出局”的想法,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出海”的積極性,例如葡語系國家等較新興市場的關注度更高,近期當局接獲不少內地企業諮詢葡語系國家相關企業,並來澳參與會展活動,同時接觸分布全球各洲的葡語系國家。
昨日下午的同期活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創新大會•澳門站”、“全球碳信用市場發展論壇”及“城市綠色低碳轉型與產業合作”圓桌研討會等活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展會第二日(今日)將舉辦三場“綠色論壇”,邀請來自中國內地、葡語國家、東南亞國家、歐洲國家及港澳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聚焦綠色轉型發展、技術創新及泛珠環保交流合作等議題,共探國際環保交流合作新機遇。
活動最後一日(二十九日)為“綠色公眾日”,屆時歡迎公眾免費入場參與,藉展會了解最新環保資訊和技術,並透過現場舉辦的系列環保宣教活動,向公眾傳遞綠色生活理念,共建綠色可持續發展未來。
大會亦於“綠色公眾日”安排四條免費純電動穿梭巴士路線,覆蓋澳門中區、北區及氹仔與MIECF會場之間。此外,大會還安排技術參觀,組織與會者參觀電子及電器設備回收設施,以及路氹城生態保護區,促進環保技術的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