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11月2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鄂托克草原上演
不散場的「乃日」
牧民相聚載歌載舞

    【中新社內蒙古鄂爾多斯11月14日電】(中新社記者 應妮) 日前,記者一行剛走進鄂托克旗文化藝術中心,歡快的樂曲就撲面而來。這是鄂托克旗文化館舉辦的鄂爾多斯“乃日”普及推廣培訓班在進行匯報演出前的最後排練,全體學員合奏鄂爾多斯民歌《白泉水》。
    蒙古語“乃日”意為禮樂、娛樂、聚會等。據考證,“乃日”起源於元代,是鄂爾多斯民間集歌舞器樂、祝讚頌詞、禮儀習俗、節慶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活動,基本形式就是牧民相聚、載歌載舞。鄂爾多斯“乃日”在2007年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鄂托克旗則是鄂爾多斯“乃日”文化保護傳承的核心地區。 65歲的芒來巴特爾全程參與此次培訓和匯演,指導數十名學員演奏民族樂器,曲調婉轉、令人陶醉。作為鄂爾多斯“乃日”文化的代表性傳承人,他向中新社記者介紹,“鄂爾多斯‘乃日’使用的是民間三弦,一個曲子能彈出三四種彈法,一個人一種彈法,一個人一種味道,這樣和在一起才精彩,這正是民間三弦的精妙之處。”芒來巴特爾說,鄂爾多斯“乃日”必須要有民間三弦才能彈出風格。“我們這一代,如果不把民間三弦傳承和保護下去,這項技藝就會面臨失傳,我們肩上的責任還是很重的。”
    “非遺進校園”在他看來是非常好的舉措,“從小學開始,孩子們正是小苗苗,這個時候把傳統文化的種子種下去,慢慢就能扎根在他們心裡。”
    這些年,芒來巴特爾不遺餘力地為鄂爾多斯“乃日”傳承而奔走,如今他培養的學員已達800多人,遍佈鄂托克旗、烏審旗等多個周邊旗縣,很多學員已成長為當地“乃日”樂隊的主力軍和新生力量。“民間是根子,專業藝術是根子上長出來的果實”,對“乃日”的傳承保護,芒來巴特爾有著自己樸素的思考。
    義務傳授這件事,另一位傳承人那音太已堅持了30多年,“我組建了鄂爾多斯市第一支牧民樂隊——草原藍色樂隊,從最初的4人發展到了今天的60多人,每年有上百場演出。我們在婚禮、那達慕、家庭聚會上即興表演,為牧民送上文化大餐,特別激動,也很幸福!”那音太說,“乃日”已經成為當地民眾永不散場的文化演出。 傳統的鄂爾多斯“乃日”樂隊主要由揚琴、笛子、三弦、四胡組成,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進步,傳統“聲音組合”與時俱進,加入了手風琴、電子琴等來豐富樂隊音色。這次為期十天的培訓班也首次開設手風琴課。
    “其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手風琴學員,因為是零基礎來上課,每天都會練習到九點半文化館閉館。有天晚上執意熬夜練習,他說明天老師還要上新課,今天晚上不練會明天跟不上。這讓我特別感動。”鄂托克旗文化館館長都達古拉說,大家的參與熱情很高,年齡最大的是一位82歲老太太,還有牧民兩口子一起來的,兩人輪著回去喂羊,驅車將近一百公里,第二天一早八點半再趕到課堂上。
    鄂托克旗委宣傳部副部長吳文慧介紹,全旗現有“乃日”文藝團隊182家,牧民演員2000多名,年演出場次超1000場。以“草原藍色樂隊”為代表的一批民間樂隊聲名在外,除了為當地牧民送上“文化大餐”,還赴蒙古國進行表演。鄂托克旗打造了全區首個以“乃日”文化為基礎,集文化保護、傳承教學、創作表演為一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