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進協:助力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及AI應用

為應對學生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對學習與健康的影響,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擬於下學年推出《校園手機管理參考指引》,明確規範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或電子設備的具體時間與場合(如上課期間禁用、小息時段限用於通訊需求)。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執行會長許治煒對此表示肯定,認為該指引能有效減少學生課堂分心,培養良好的數碼設備使用習慣,期望當局能夠細化指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地使用智能設備。
他表示,智能設備雖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其校園普及化已衍生顯著問題:過度依賴不僅導致學習專注力下降,更可能引發視力受損、頸椎健康等生理隱患。對此,教育領域需建立規範化框架,引導學生在學術場景中高效運用科技資源。因此當局在制定指引時應兼顧靈活性與差異化,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實施「集中保管」制度以強化注意力管理,而高年級學生則需通過「自主使用協議」培養數位自律能力,同時結合家庭背景與校園環境調整執行標準,避免「一刀切」管理模式可能引發的抵觸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迭代進一步加劇科技應用的複雜性。當前AI工具已廣泛應用至各個生活場景,從智能導航至生成式語言模型,但AI是把「雙刃劍」,它既便利人類的生活,亦衍生新的問題,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偽造技術製造虛假資訊實施詐騙;另一方面,學生濫用AI代寫作業的行為頻發。為此,建議學校在AI課程中加入相關內容,如,設計「AI倫理沙盒」情景模擬,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虛擬環境中平衡「技術效率」與「社會責任」。同時,家長也應關注孩子使用AI的情況,與孩子共同體驗AI工具,教導他們如何辨別AI資訊真假(如識別深度偽造影像、驗證生成內容的數據源),引導青少年形成「思辨意識」,思考AI所生成的資訊是否可信、技術是否合規、應用是否負責任,助力學生合理使用手機AI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