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1月2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香港非遺傳人輝哥
與火龍共舞六十年

    【新華社香港11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 陸敏)一條“龍”渾身插滿點燃的香,由數十位舞龍手扛舉;在震天響的鑼鼓聲中,健兒們奮力舞動;“龍”盤旋騰飛,通身火光點點,暗夜中宛如一條游動的“火龍”。
    11月20日晚,在香港中環的歷史建築大館,一場非遺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觀看,這便是香港傳統民俗活動——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迄今已有140多年歷史。總指揮陳德輝說,這最初是大坑村村民為了驅除瘟疫而在中秋節期間舉辦的祈福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香港的節慶盛事。
   2011年,大坑舞火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陳德輝也因此當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
    陳德輝是土生土長的大坑人。大坑早年是個傳統的客家村,現已成為香港灣仔的一個時尚社區。在這裡,大家都叫他輝哥。
    在輝哥的印象中,舞火龍是他兒時村中最熱鬧的大事,“村民都很踴躍,壯勞力負責舞龍,女人們忙著割草供師傅扎龍”。輝哥五六歲就舉著村裡派發的蠟燭,有模有樣地跟在舞火龍的隊伍後面“巡遊”。
   1961年,15歲的輝哥終於獲准加入這項傳統活動,第一次在一個大球場參與公眾表演讓他至今難忘。他說:“我們壓軸出場,球場專門熄了燈光,場上只看到一條火龍在飛舞,非常壯觀。”
   從舞龍身開始,輝哥逐步學會舞龍的“十八般武藝”,成為隊伍中的骨幹。
    舞龍頭是個累活。“龍頭重達60多斤,只可一人舞動。就算壯男,舉起龍頭都走不了多遠,走個十步八步就要換人。所以,我們有專門的‘龍頭組’,30多個隊員輪流上。”輝哥說,因為舞龍需要不停接力替換,一次出場的舞龍隊隊員多達200多人。
   舞龍花樣很多,有“雙珠戲火龍”“火龍過橋”“慶團圓”等動作,最難的是“打龍餅”,就是龍盤成一個圓圈。“龍身上都是點著的香,盤起來時挨得近,舞龍者不小心就會被香灰燙到。”輝哥說。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20多歲的輝哥被選中擔任大坑舞火龍的總指揮。當總指揮不容易,不光要會表演,還要精通扎作火龍這門傳統技藝。
     記者前往大坑探訪這一古老的扎作技藝。只見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裡,桌上、地上到處堆放著一摞摞的珍珠草,滿屋子瀰漫著草的清香。
  “這是特地從內地訂購的珍珠草。”輝哥說,珍珠草是扎龍必備的材料之一,此外還需要青竹、藤、麻繩等。火龍身上插的香一次需要2萬多支,以前尖頭的一端需要手工削,現在直接從內地工廠訂購加工好的,省時省力。
    扎作火龍的材料頗有講究,比如龍須用的是老榕樹的氣根,而龍珠則由沙田柚製成。“最好是廣西柚,要選皮厚水分少的,適合插香。”輝哥說。
    火龍全長70多米,重200多斤。輝哥告訴記者,扎一條由竹子、藤條和麻繩做龍骨,由珍珠草捆紮而成的龍,需要十七八個人花費兩三周的時間。
    最費工夫的是扎龍頭。“龍頭最講究的是神態。龍鼻要高,龍嘴要圓,龍角要往外打開才有氣勢。”輝哥說,“做龍頭,必須慢工出細活,急不得。”
    待一切準備就緒,到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晚上,輝哥全程用客家話,按傳統儀軌主持,在為火龍點睛開光後,啟動舞龍活動。活動連續三晚,每次歷時約兩個小時。 夜色中,舞龍健兒隨著鼓點左右騰挪,充滿力量和律動,幾個女孩手持蓮花燈相伴而行。
    火龍歡騰起舞,火花四濺,圍觀市民不斷歡呼喝彩。這樣的場景,在輝哥眼裡,是祈福,是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禮敬。
    從20多歲擔任舞火龍總指揮至今,輝哥一幹就是半個世紀。“一直做到現在,沒停過。”他說。
    做傳承人最難的是能堅持、肯付出。數十年來,輝哥把傳承火龍文化當作自己的使命。如今,他每年要演講十五六場,親述大坑舞火龍的歷史文化,還在特區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火龍工作坊,示範扎作和舞火龍。“(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去觀塘的一所學校,給上千個學生講課。”輝哥笑道。
   學生們反應熱烈,工作坊的活動名額常常供不應求。一些在工作坊體驗完舞火龍的學生徑自跑到大坑報名,請求參加“實戰”。
    朱小姐特別喜歡舞火龍活動,但按傳統,女性不能參與,她就找到輝哥央求學打鼓,要當舞龍隊的鼓手。輝哥收下了這個女徒弟。“現在她也成師父了,又有幾個女孩成了她的徒弟。”輝哥說,舞火龍還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有外國人回國好幾年了,還年年回港報名參加。
    2019年6月,大坑舞火龍從全國數百個非遺提名項目中脫穎而出,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國家和特區政府都非常支持。今年6月,香港大坑火龍文化館正式建成開幕,這對於進一步推廣扎作技藝和火龍文化很有意義。”輝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傳統文化。我相信,大坑舞火龍不僅能薪火相傳,還會繼續發揚光大。”
昔日新聞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