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
收藏本頁
星報首頁
昔日新聞
本地新聞
外電新聞
各項專版
共鳴專欄
娛樂資訊
賽狗專欄
廣告業務
報社簡介
澳門日記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4月04日
本地新聞
娛樂資訊
外電新聞
共鳴專版
賽狗專欄
澳門日誌
今日導讀
25年來最強 至少九人死近千人傷 台灣花蓮發生7.2級地震
教青局啟緊急機制 暫未接在台澳生求助需要
文綺華:復活節假期旅客達預期 清明假料日均十萬人次
配合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 新馬路週日起有交通管制
澳門記憶西式墳場遊蹤上線
清明節港珠澳大橋有交通預案
橫琴多功能自貿帳戶管理辦法發佈
總體國家安全觀 創新引領十周年
引領學子深入了解橫琴350名高一生參與 深合區研學行啟動
婦托家長會會員大會聯歡
澳娛綜合赴京滬推介旅遊
行車稅八成以電子方式繳納
澳門研究第一○九期出版
當局籲掃墓時需預防登革熱
以舞戲曲等為媒向西方觀眾展現中國人文之美
中國清明檔新片票房已超億元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新作熱度領先
廣西邀約全球遊客歡度「三月三」 赴壯鄉「趕歌圩」享民族文化大餐
濮存昕談台前幕後 擇善固守以待來者
中華文化倫理觀怎樣走向世界
習近平與美總統拜登通電話 就中美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表示植樹就是植未來增綠就是增優勢一代接一代幹增厚我們「綠色家底」
汪文斌就中美元首通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表示 香港是中國香港其事務屬中國內政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人權但反對以人權為借口干涉內政
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拜祭烈士並敬獻花籃 馬英九一行訪問廣州中山大學 表示此行初衷是推動兩岸學生交流彼此更多認識
海外看好中國經濟發展
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表示 美國等西方國家是恐襲主使者
以軍炸加沙21人亡 加沙希法醫院已被摧毀
沒有共鳴專版相關的項目!
沒有賽狗專欄相關的項目!
沒有澳門日誌相關的項目!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華文化倫理觀怎樣走向世界
【中新社福建武夷山3月26日電】(中新社記者 閆旭)倫理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文化倫理觀的核心概念。
中華文化的倫理觀,與西方文化的倫理觀有何異同?對當下的中國和世界有何意義和價值?在近日舉辦的首屆武夷論壇期間,台灣輔仁大學原文學院院長陳福濱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分享了其對中華文化倫理觀的理解與思考。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如何理解中華文化的倫理觀?
陳福濱:所謂倫理觀就是從道德哲學的角度切入,包含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整個宇宙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我們中國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孟子,到漢代的董仲舒、揚雄,以至於到宋朝周敦頤、朱熹,明朝的王陽明,儒家思想的體系形成了中國傳統的道統思想,對倫理非常重視,在《孟子》中的體現就是“五倫”,即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代表一種人際關係,其中蘊含著“仁、義、禮、智、聖”,也就是儒家的“五行”。到了漢代,董仲舒提倡“五常”之德,就是“仁、義、禮、智、信”。
“仁”這個字從二從人,字面的解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親,是一種人際關懷。《周易•乾•文言》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仁”的概念。“仁”就是“一體之仁”,不但對自己,對他者如家人、朋友、師生,都要有“一體之仁”,才有可能做到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是非常重要的倫理,是人際關係的關懷。
“義”是對自我的一種要求。孔子告訴我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面對他者的時候,自己該怎麼去做?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說“捨生取義”;董仲舒結合這些概念,講要“義利兩養”,重義也要重利;宋理學家,包括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也都對此做了很多詮釋。當我們面對國家社會,當然就是要捨生取義,這是中國文化重要的一個倫理的觀念。
“禮”代表外在形式到內在的一種自我顯發,不祗是外在的禮節儀式,更多是來自于內在的本質。中國人常把“禮”“樂”放在一起講,“樂”代表一種“和”的概念,自我與外界的相和。中華文化是非常重視禮樂教化的。
“智”是一種分辨道德是非、進行道德判斷的能力,指的是知行的恰當性。人的言行舉止合乎倫常的要求,是由於“智”的作用,先規而後為之,就是指“智”的辨別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力。
“信”一般是指信實,涉及到“誠”的概念。《易經》很多卦中談到“有孚”,代表誠信、講信用。《中庸》幾乎每一章都在講“誠”。“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道德行為的實踐過程中,自己要去做到,別人才會感受得到。因此,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誠”的時候,才能够有《孟子》所謂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幾千年來,中國人幾乎都是以“仁、義、禮、智、信”這幾個字詮釋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同時也不斷地延伸,比如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等,其實都是中華文化中很重要的倫理道德的一環。
中新社記者:中華文化的倫理觀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陳福濱:從古書典籍來看,早期是從《詩經》《尚書》《禮記》《周易》,以至於《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一系列傳統儒家思想核心載體建構了中國重要的倫理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歷史演變。及至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兼採陰陽五行學說,建立一套新的儒學體系,並依此建構他的倫理思想。
董仲舒的倫理思想以其天道觀與人性論為基礎。他認為,履行社會之道德規範,就是人性符合上天意志的表現。其倫理思想,是以作為天地萬物之本的天為根基。因此,倫理行為之合理化,都必須法天,法天也就是效法陰陽、四時、五行。及至宋明理學發展的倫理思想,影響綿長。
中新社記者:在文化差異視域下,中西方倫理觀有何異同?
陳福濱:西方的倫理思想非常重視宗教倫理,從雅典學派到以普羅提諾為奠基的新柏拉圖主義,到奧古斯丁,再到中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以至於文藝復興運動之前,都是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即“神本主義”。後來,人們開始反思,人難道祗是為神服務、而不是為人服務嗎?從而,人文精神、人本思想被提出,帶動整個西方的宗教改革、民族復興、中產階級興起等等。
而中華文化的倫理觀擁有不同的走向,中國人所注重的信仰,就原始民族的信仰而言,比如對祖先、對鬼神、對自然、對實物、對圖騰等的崇拜,不像西方以宗教信仰像“金箍咒”一 樣箍起來。中華文化通過“家”文化的血緣親情倫理關係,構建出孝道文化的倫理觀。所以,我認為中華文化倫理觀的自由度相對地比西方更扎實。
中新社記者:您覺得對於當下的中國和世界來講,中華文化的倫理觀有何意義和價值?
陳福濱:我認為,中華文化最棒的地方就是孟子說的“仁者無敵”。中國的發展,不會對別的國家構成威脅;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帶動地方的繁榮,以及國與國之間互相協調與互助。而西方一些國家的觀念不一定是這樣。歷史上,帝國主義在經濟、政治等領域侵略別國,還美其名曰幫助弱小地區,事實上是在製造戰爭,並沒有對世界和平真正作出貢獻。16世紀以後的西方,為了擴張領土而掠奪他國的財物、資源,讓自己不斷強大,而中國從未有過這種行為。
所以我認為,中華文化中和平、世界大同的理想,絕對優於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更多是對立的、尖銳的,而中華文化卻是和諧的、平等的。整個西方文化中最缺乏的素養就是這種“仁者無敵”的和平、善良的心。
中新社記者:2023年3月,中國向世界發出了全球文明倡議。我們應如何從中華文化的倫理觀中汲取營養,和合共生,美美與共?
陳福濱: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有一定的影響,但就我的觀察,目前這些影響比較集中在學者當中,可能對他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區域的整體文化發展。同樣地,中國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如何發揚中華文化,我覺得很重要的點就在於漢語的使用,否則中華文化的發揚還祗存在於華人世界。語言可以溝通和轉化經驗,如果我們通過外交、學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交流,擴大中文的影響力,自然就會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同時也要從翻譯著手。在中國的古今典籍中,西方世界讀得最多的是《老子》,而“四書”並沒有像《老子》那麼在國外盛行。我覺得祗有把中國重要的經典,翻譯成讓西方人更能够讀懂的文本,中國文化的倫理觀才能够進入到整個世界。
共建“一帶一路”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一方面推動共建國家經濟上的合作,一方面也推動世界不同文明的互鑒與發展,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昔日新聞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25年來最強 至少九人死近千人傷 台灣花蓮發生7.2級地震
教青局啟緊急機制 暫未接在台澳生求助需要
文綺華:復活節假期旅客達預期 清明假料日均十萬人次
總體國家安全觀 創新引領十周年
引領學子深入了解橫琴350名高一生參與 深合區研學行啟動
以舞戲曲等為媒向西方觀眾展現中國人文之美
中國清明檔新片票房已超億元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新作熱度領先
習近平與美總統拜登通電話 就中美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表示植樹就是植未來增綠就是增優勢一代接一代幹增厚我們「綠色家底」
汪文斌就中美元首通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表示 香港是中國香港其事務屬中國內政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人權但反對以人權為借口干涉內政
友情鏈接
Macao SARG Portal
政府新聞局
旅遊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治安警察局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
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
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