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10月2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尋找共鳴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作者 高楚頤 羅海兵 史元豐在人類歷史進程中,各國積累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它們承載著民族的記憶與智慧,更蘊含著跨越時代的普遍價值與深刻啟示。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重視文明傳承與創新尤為重要。同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實現和諧共生的基石。
    美國漢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柯馬丁(Martin Kern)就是被中國文化所吸引,繼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尋找到共鳴,並探究其發展、演變過程,梳理古代中國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之形成。
    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柯馬丁講述了他與中國、與中國文化的邂逅,以及如何通過比較性思考和研究理解文學乃至文化。
    20世紀80年代,柯馬丁在德國科隆大學學習漢學和東亞研究。此前,他曾做過4年記者。當他決定開始做研究時,最先選擇的方向便是中國。
    在科隆大學學習兩年後,柯馬丁獲得德國政府獎學金,作為留學生到北京大學深造。1987年到1989年在北大學習期間,柯馬丁對中國文學的前期作品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他當年的北大老師、著名古典詩歌學者袁行霈教授如今已年逾八十,仍與柯馬丁保持著聯系。
    1992年,柯馬丁完成關於六朝詩歌的碩士論文;4年後又撰寫了關於漢代詩歌的博士論文,並從此踏上專業研究之路。完成博士論文後,柯馬丁前往美國,至今已在美執教二十六載,研究範圍也從西漢文學擴展到戰國、春秋和西周時期,其中文學術文集《表演與闡釋:早期中國詩學研究》即收錄了諸如探討在國家祭祀中使用的政治性詩歌等16篇研究周、秦、漢代詩歌的文章。
    柯馬丁感興趣的不僅是詩歌作為藝術或美好事物的一面,還包括詩歌的目的和背景,即早期詩歌的意義、作用及社會背景等。
    追溯中國古代文學,柯馬丁認為,早期的中國文本文化是一種綜合性傳統,其中包含著不同的哲學、詩歌、文字和故事傳統。
    這些傳統相互匯聚,其中不同部分又相互融合。漢朝時期,文本文化具有更高的流動性,書籍多通過對先前資料的整理、編排而成新篇,並賦予每篇及整體作品以篇名或書名。在柯馬丁看來,在早期中國,歷史故事融合了來自不同來源的元素,基本都是合成文本。
    比如屈原,作為其近年眾多研究項目之一,柯馬丁發現,所有關於屈原的資料都來源於漢朝。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賈誼作《吊屈原賦》,被視為漢朝最早提到屈原的作品;司馬遷寫《屈原賈生列傳》,被認為最早將屈原描述為詩人;西漢淮南王劉安則被視為最先將《楚辭》與屈原聯系起來的人。
    柯馬丁認為,漢代的屈原形象並不僅僅指向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更非指向所謂“他的”作品的作者,而是一種合成文本的形構,其間銘刻著漢代“文化記憶”充滿變遷的理念。柯馬丁將分佈于多種文獻中的屈原故事視作一種“屈原史詩”,認為屈原不是一位詩人,而是一個“文化記憶”的象徵。
    柯馬丁強調,文化記憶不是歷史研究,重點不在於準確記住過去發生的事情,而在於以一種方式記住過去,並讓其能够成為當下的基石,能够回答“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裡?”這些關乎身份認同的問題。
    在他看來,屈原是先秦文化、先秦貴族、先秦君臣關係等的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他被視為忠臣、有德之人,後來又被視為愛國者——這是非常現代的觀點。“為什麼兩千年來人們總是緬懷屈原,原因就在於他代表了這些特質,而這些特質是中國知識分子身份的核心,更廣泛地說,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這就是我們紀念屈原的原因,他是所有這些美德的象徵。”
    柯馬丁表示,屈原這一形象也會在其他文化中引起共鳴,主要關乎其所代表的觀念——品德高尚、受過教育、忠於君王又遭受苦難等等。在其他文化中,也有類似的人物、同樣精彩的故事。屈原所代表和象徵的內涵,在其他文化中同樣有意義。
    從19世紀末起,《離騷》陸續有了德文版等多種歐洲語言譯本。2018年,柯馬丁與柯睿教授(Paul Kroll)、宇文所安教授(Stephen Owen)舉辦專題研討會,並將會上相關論文集結出版;去年,柯馬丁和宇文所安出版了關於屈原和《楚辭》新研究方法的著作,在這一研究領域邁出新步伐。
    柯馬丁對早期中國文學的研究一方面基於中國的考古,另一方面基於比較性研究,從對世界文學的理解所形成的視角來看待中國文化。他不祗關注中國文學,還接受其他文學傳統的訓練,因此非常重視在人文學領域運用國際性和比較性的研究。他表示,未來關於屈原的進一步研究就會以比較的、國際化的方式進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