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12月0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
內容豐富受到世界關注

    【中新社長沙11月21日電】(中新社記者 文龍傑)11月18日至20日,“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舉行。海內外相關領域專家“智匯”岳麓山,依託古代經典文獻挖掘和闡發中國人權理念,在溝通、對話與互鑒中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
    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內涵豐富、外延寬廣,應如何貫通古今,使其與現代人權實踐與理論接榫?又應如何融通中外,使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世界化”,為推動人類人權事業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教授劉志強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為何受到世界關注?
    劉志強:我認為,可從四個方面來解讀。
    其一,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國內外學界加強對中華典籍中人權理念的關注和研究,有助於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為全球人權事業的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其二,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唸經過悠久的歷史傳承,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例如《尚書》中的“民為邦本”、孔子的“仁者愛人”等。國內外學界關注和研究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有助於按照歷史邏輯理解當代中國人權理論與實踐。
     其三,中華典籍的人權理念是建構中國式現代化人權話語和知識體系的重要思想資源,是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權理念相結合的必要路徑。
    其四,挖掘和研究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對國際人權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張彭春曾建議將儒家的“仁”寫入《世界人權宣言》,對該宣言最終採納“良心”(conscience)這一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關注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不僅有助於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更好回答人權的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和世界之問。
    中新社記者:應如何闡發和再造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與今天的實踐與理論接榫?
    劉志強:首先,激活古代典籍中的人權思想。中華典籍中蘊含的人權理念是當代中國人權觀的源頭活水,也是全人類共同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子百家,儒家“仁者愛人”、人“最為天下貴”和“有教無類”,墨家“兼相愛”,道家“齊物”、以對人類的“慈愛”為“三寶”之首,這些都是中華典籍中人權理念的具體表達。通過對這些理念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可以激活古代典籍中的人權思想,從而更好理解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
    其次,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在互動中實現人權理念創新。孔子的思想曾深刻影響了伏爾泰等人,為法國的啟蒙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思想啟迪,而近代以來,西方思想和文化進入中國。基於和平發展的世界浪潮,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走向世界,需要在“從中國看世界”和“從世界看中國”間交替,目光流轉于中國與世界之間,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人權理念的鮮活生命。
    最後,結合時代特點進行創造性轉化。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雖然源自古代,但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可以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賦予這些理念以新的時代內容。例如,可將傳統的“仁愛”理念與現代社會的平等、公正等價值觀相結合,創造出適應新時代的人權理念。
    在對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進行闡發和再造的過程中,還需注重創新性發展,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將這些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和實際行動。例如,借鑒古代的“保民、護民”思想,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在此次研討會提交的論文中,我嘗試從中華典籍中提煉出一個能代表中國人權原創性的概念——“道賦人權”。“道賦人權”是指基於“道”這一哲學概念所賦予人類的基本權利與尊嚴。其中,“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遠意義,它代表著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規律、政治理想以及道德道義。將“道”與人權相結合,旨在強調人權的普遍性、歷史性以及合作性,即人權是順應天道、地道以及人道的必然產物。
    中新社記者:在人權領域,中國一直注重與世界的對話與交流。如何更好地使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世界化”,為推動人類人權事業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劉志強: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為更好地使這些理念“世界化”,並為推動人類人權事業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加強對中國傳統人權理念的持續挖掘。學術界應系統性梳理、解讀與闡釋中華典籍中的人權理念,推動跨學科、多維度、結構化的綜合研究。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應推動中國傳統人權理念的翻譯工作,使其能够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界限,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閱讀、理解和接受。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專業翻譯人員和高質量出版機構的鼎力支持,同時也需要政府和文化界的積極倡導與推動。
    二是要深入對中國傳統人權理念的學理闡述。在充分挖掘中華典籍中人權理念的同時,借鑒現代人權理論的優秀成果,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揭示其與現代人權理念的契合之處及獨特價值,應致力於將這些理念轉化為系統化、結構化、學理化的理論表述,實現中華傳統人權理念向中華傳統人權理論的實質性飛躍。應邀請海外學者和專家,就中華傳統人權理念進行研究和交流,在交流中鏡鑒自身不足和優勢,推動人權理念的相互借鑒和共同發展。
    三是要致力於中國傳統人權理念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力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與雙向滋養。探索中國傳統人權理念在當代社會的實際應用場景與價值,以實踐為土壤,為理論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通過將中國傳統人權理念融入人權保障、法治建設、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實踐,可更加直觀地看到這些理念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效用性和獨特性。實踐應用不僅能够驗證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還能為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提供經驗和啟示,是推動理論創新的重要動力。
    四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與作為。在全球人權治理體系中,中國不僅應作為積極參與者,更應成為建設性貢獻者。我們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中國傳統人權理念的精髓融入全球人權對話與合作之中,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體系。
    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機制的改革與完善,中國可以提出更多具有中國智慧和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為解決全球人權問題貢獻中國力量。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