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人士指無障礙設施欠連貫性
【特訊】審計署日前公布針對《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中涉及視障人士無障礙步行設施的審計報告,發現片區之間或公共場所欠缺觸覺引路帶接駁,有視障人士希望政府廣泛聽取用家意見,亦有團體建議政府跨部門之間做好協調工作。
審計署公布的報告指出《二零一六年至二零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所訂定的部分方案內容較廣泛、含糊,舉例由台山區的視障服務機構沿觸覺引路帶能前往公共場所的僅有六個,與方案訂定的十六個有出入。視障人士、仁慈堂盲人重建中心心理輔導及活動協調員梁嘉俊表示,由於新橋區道路較狹窄,理解要設置引路徑有一定難度,梁嘉俊認為在台山、祐漢等地區由於較多身心障礙人群居住,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亦較大,希望政府除了加強建設無障礙設施的執行力度之外,更廣泛聽取真實用家的意見。
梁嘉俊稱,可能建設時剛好做到這條路不是計劃範圍內就下一階段先建設,所以其實對於一般用家而言可能當局在地圖上劃分一個片區來建設,但對於一般使用者或市民來說,我們不是這樣看一件事,年青一群的殘疾人士其實可以透過不同委員會廣納不同渠道接觸他們,因為一定有數據,哪些是殘疾的大學生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去理解社區執行事務的情況。
報告亦反映《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大部分情況下無法從整套規劃文件,掌握真正要建設供視障人士使用的無障礙步行設施,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認為報告反映真實情況,建議政府跨部門之間要做好協調工作。
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會長趙汝旭表示,很簡單一件事,我甚麼都看不到依靠盲道,如果有盲道我可以跟著走一直到目的地,但是走一走中斷了站在原地要依靠人幫手,所以盲道的重要性是連貫斷斷續續是有等於無,好多部門之間你有你做,我有我做,這是關鍵。
團體又認為當局要從市民的角度出發,為視障人士出行帶來應有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