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5月1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粵劇傳承人鄭永健:留古味求創新 把戲唱響 
     【中新社廣東吳川5月5日電】(作者 張銘漉 孫秋霞)第一次見到鄭永健時,他正站在廣東省吳川市粵劇團一樓大堂的訓練台上,面對落地鏡走著過場。上場、拉山、掛單腳、亮相、撮步......鏡外人踔厲風發,鏡中人目光爍爍。
    鄭永健是吳川市粵劇團團長,也是廣東省粵劇南派藝術非遺的傳承人。他近日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目前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培養人才和傳承粵劇南派藝術。為了讓更多人瞭解該藝術,近年來,鄭永健留古味,求創新,不僅讓粵劇渡遠洋,還讓戲劇走進校園。
    粵劇南派藝術是粵劇傳統表演體系中極富個性的流派,現主要流行於廣東湛江市、茂名市一帶,更擅長文武場、武功戲,俗稱“過山班”。粵劇南派藝術融合了南派武術與戲曲形體表演,將龍、蛇、虎、豹、獅、猴等武術套路融入舞台打鬥動作中,逐漸形成一種適合於舞台表演的武技。
    作為第三代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人,鄭永健與師傅林國光一起,載著劇團幾代人心血的藝術瑰寶在時代洪流中前行。1990年,吳川市粵劇團憑藉一出自編、自導、自演的古裝粵劇《草莽英風》在首屆廣東羊城國際粵劇節中展露鋒芒。
  “當時在廣州演出的時候,古老的排場在舞台上重現,讓觀眾眼前一亮,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幾十年來都沒有劇團這樣表演過。”
    鄭永健告訴記者,此後,《雙雄鬧殿》《李槐賣箭》等原創劇目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南派粵劇的風采。
    除了粵劇團一向推崇的古老戲劇,鄭永健團隊還根據吳川本地的歷史人物等文化內容創作了如《南宋孤鴻》《保金與夫人》等特色劇目,用吳川的曲講吳川的根。
    不過,隨著觀眾老齡化日趨嚴重,鄭永健擔心粵劇這一嶺南文化慢慢被人遺忘。為了開拓年輕市場,從2014年開始,吳川市粵劇團陸續創作了一批優秀的現代戲。
    鄭永健告訴記者,與傳統戲的慢節奏不同,現代戲的音樂更輕快,唱腔和演藝內容都更接近現代生活,同時還加入了現代的舞蹈、音樂以及舞美佈景,與年輕觀眾產生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讓粵劇渡遠洋,戲劇進校園是吳川市粵劇團弘揚粵劇南派藝術的新思路。
    記者瞭解到,除了日常的排練演出,鄭永健經常帶領團員們送戲下鄉,搞創作,投比賽,遠渡海外開展文化交流等。“自2002年開始,我們去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我個人還代表粵劇南派藝術到新加坡合作院校,給當地的學生們講粵劇的歷史、基本功,和學生們一起互動交流。”鄭永健說。
    最近幾年,吳川市粵劇團開始推進“戲劇進校園”工作。鄭永健說:“我們希望培養一些小朋友,讓他們對粵劇藝術感興趣,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去學,但是要知道粵劇南派藝術的歷史和內涵,讓小朋友多瞭解粵劇的魅力。”
    前不久,鄭永健在吳川市第二中學參加了吳川市青少年粵劇傳承培訓基地的揭牌儀式,並成為該培訓基地的輔導老師。鄭永健指出,依託學校資源,可以讓學生們不忘文化根,感悟粵劇魂,同時也為劇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能。
    2014年,吳川粵劇南派藝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粵劇南派藝術的傳承人,鄭永健與相守三十餘載的吳川市粵劇團一道,讓粵劇南派藝術代代相傳。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