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踏上火星表面
平穩地沿著著陸平台坡道機構行駛開展對火星巡視探測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23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隨著日前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踏上火星表面,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祝融號將對火星開展巡視探測,完成3個月設計壽命的既定目標。不過,根據此前經驗,同樣設計壽命的玉兔二號,運行了兩年四個月還能正常工作,因此,祝融號超設計壽命工作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祝融號的加入,在目前的火星上,共有三台火星車在火星地表上“馳騁”。另外兩台都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車,分別是9年前登陸火星的好奇號,3個月前登陸火星的毅力號。
從公佈的祝融號前避障相機傳回的畫面可見,祝融號平穩地沿著著陸平台的坡道機構行駛下去,還能看到這輛火星車的前輪。太陽光照射到祝融號上,在火星地面上投射出的前避障相機影子也清晰可見。從後避障相機拍攝到的畫面,可見整個著陸平台的全貌。此前一周祝融號一直待在該著陸平台上。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自2020年7月23日首次發射并成功著陸火星。經過一周的等待,祝融號成功踏上火星表面,創造中國航天的歷史,這也意味著中國一次任務就實現了繞、落、巡三大目標。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在火面巡視探測期間,視融號將按計劃開展巡視區環境感知、火面移動和科學探測,通過配置的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等6台載荷,對巡視區開展詳細探測。同時,環繞器將運行在中繼軌道,為火星車巡視探測提供穩定的中繼通信,兼顧開展環繞探測。
據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是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佈、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
此次,祝融號的著陸方式也引起國際廣泛關注。NASA在早期採用氣囊彈跳的方式來完成最後的著陸,火星車被包裹在氣囊中,氣囊落地後不斷彈跳,直至最後停止,氣囊打開,火星車行駛出來,1997年的旅居者號、2004年的勇氣號和機遇號都是採用這種著陸方式。到了2012年的好奇號,NASA採用了當時的“黑科技”——空中吊車。在與降落傘分離後,空中吊車的反推火箭啟動,它的下方伸出幾根長長的繩子,懸掛著好奇號火星車。
祝融號的登陸火星方式類似於此前著陸月球的玉兔一號和二號,著陸平台啟動反推火箭,載著火星車不斷下降直至著陸。這種方式的安全性最高,中國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
分析人士稱,不管是祝融號,還是毅力號,火星車登陸火星之後都是待在原地,沒有馬上行駛。這是因為火星車攜帶著各種設備,需要耗費不少時間進行調試,祝融號用了一周,毅力號用了兩周。
值得一提的是,祝融號在火星漫游的速度會很慢,跟玉兔二號一樣,每小時走200米,也就是每秒5.56厘米。而且祝融號也不會一直走,而是走一下歇一下,預計3天才會走10米。
相比之下,毅力號登陸火星已經有2215小時,走了345米。機遇號在火星上14年走了45公里。好奇號在火星9年,僅走了25公里,而且輪子都被磨壞了。這樣看,祝融號的速度將不是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