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8月1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香港導演麥貫之談拍劇體會:
從「人人都追TVB」到百花齊放

    【中新社金華8月10日電】(作者 董易鑫)掀開一頂掛著“導演間”牌子的遮光帳篷,戴著黑框眼鏡的香港導演麥貫之正盯著畫面監視器,右手邊放著水壺,左手將對講機舉在嘴邊,祗待隨時與片場溝通。
    “不好意思,久等了。”大約一刻鍾時間,麥貫之停下手上的工作對記者說。近期,他執導的電視劇《錦綉安寧》將在浙江橫店影視城殺青。 今年是麥貫之入行第33年,也是他在內地影視業發展的第20個年頭。“我入行那時幾乎人人都追TVB,最近這10年、8年,完全顛覆。”麥貫之告訴記者,在香港,內地很多影視作品擁有龐大觀眾,甚至有人來內地“追星”,百花齊放成必然。
    大批香港影人“北上”源於2003年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因實行“免費為劇組提供影視拍攝基地”政策的橫店影視城成為熱門目的地。
2005年,李國立擔任製作人,吳錦源、梁勝權、麥貫之等人執導的古裝仙俠劇《仙劍奇俠傳1》在內地“一炮而紅”。“我們幾位都是從TVB出來的。在內地發展最初幾年,我也基本沿用TVB工廠化、商業化製作模式,即使這不太符合內地製作習慣。”麥貫之說。
    例如,TVB的編劇、導演、演員、攝影等製作團隊均為同公司職員,大家按月發薪,一部戲拍完,公司就會派發下一部戲。而內地每一部戲的資金、人員都由不同的公司組成,一模一樣的班底基本祗會合作一次。此外,內地影視業對香港導演的印象有“擅長警匪片、武俠劇、無厘頭喜劇”等印象,能接到的作品也較為局限。
    那時,“北上”的港劇創作者正經歷“水土不服”的磨合期,也“享受”著“港劇已在內地形成影響力”帶來的優勢。
    “我在內地第一次獨立執導的電視劇是公安題材。當時,出品方就是看中我是TVB出身、有這類作品的拍攝經驗。”麥貫之回憶道,當時他花了很長時間琢磨“如何將港劇拍攝經驗更好運用,同時摸索內地環境及制度”等問題。在群策群力下,作品最終順利完成。
    近些年,以中式小說、古風動漫為基礎的各類題材影視化改編層出不窮。得益於橫店實景基地豐富、所需道俱齊全等產業鏈優勢,內地70%的古裝戲均在這裡拍攝,麥貫之執導的多部古裝影視作品也是如此。
    “古裝劇對歷史建築、形制禮儀都有規範要求,需要比較深的文化底蘊去理解,我也是在拍攝中不斷學習。比較幸運的是,內地影視行業有越來越多專業、細分領域的人才,大家可以各司其職嚴格把關,協力完成一個作品。”麥貫之說,這是他看到的影視行業規範發展趨勢。
    “更穩定、高質量的劇本創作、拍攝、宣發等環境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影視行業、專心投入各個環節的創作。好的影視作品必然走得更遠,也將吸引更多來自全世界的受眾,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麥貫之說,“我期待著,也正在為這一天努力。”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