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須配合電子支付開拓商機


本澳一向以博彩旅遊業為經濟主體,在經歷新冠肺炎期間,為防止疫症擴散,特區政府果斷地關閉賭場十五日,及後更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由初期限制旅客入境,至後來禁止非本澳居民入境等等,不少人大讚政府防疫措施到位,並成功減少疫情在本澳社區爆發的風險。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本澳入境旅客數字大幅下跌,今年二月份的入境旅客只有十五萬,按年下跌百分之九十五點五。來澳旅客減少了,因此本澳博彩收入亦同樣急速並大幅度地下降,在今年二月份,本澳的博彩收入只有三十一億,較去年同期大跌百分之八十七點八,而三月份則只有五十二億,按年大跌百分之七十九點七。
提振經濟 公佈消費補貼
眾所周知,本澳有九成企業均為中小企業,而不少中小企均倚仗博彩旅遊業帶動,在旅客大幅減少情況下,不少中小企亦抵受不住衝擊,尤其是零售行業更是面對著自沙士以來最蕭條的市況。為了提振本澳經濟,刺激內需,特區政府於三月中向外公佈了《消費補貼計劃》。
電子消費卡 金額三千元
《消費補貼計劃》作為一項特別措施,特區政府向每名合資格居民發放一張金額為澳門元三千元的電子消費卡,旨在提振本澳經濟,刺激內需,支持企業繼續經營,穩定就業市場,達致“齊消費,促經濟;促內需,穩就業”的目標。
網上登記 澳門人都有份
計劃由三月十八日至四月八日接受網上登記,共有六十五萬八千人登記,成功登記的居民於本月十四日至三十日到選定的地點領取電子消費卡,並可於五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期間使用。由於有關計劃目的就是促進消費,因此大人小孩都有份,就連未獲發身份證的新生嬰兒,只要父母拿著由民事登記局發出的出生簡報(俗稱白卡)均能獲發消費咭,可謂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上限三百元 購物不兌現
為期三個月的電子消費卡每日使用上限為三百元,只可用於購買貨品或服務,不得兌換為現金,亦不得用於娛樂場、境外旅遊服務及醫療服務等由法規訂定的特定場所或用途。
商戶迎商機 安裝讀卡機
市民已陸續開始領取電子消費卡,首期三千元的電子消費劵將於五月開始使用,持卡可於本地餐飲、零售、生活百貨等超過一萬三千個澳門通卡應用點使用。而經濟局早於上月已著手到各區宣傳及協助更多商戶申辦電子機具,以便迎接電子消費卡的使用。
消費購物 進入電子時代
《消費補貼計劃》對本澳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商機,如能好好把握不但能夠增加生意額,更能拓展業務和客源。尤其是一些老店和小店、微店,之前並沒有安裝電子收費裝置,為了更好迎接消費補貼計劃的商機,亦紛紛在當局協助下安裝了相關設備,全面升級投入到電子消費時代。社會有意見認為,是次計劃除了協助中小微企升級外,更是本澳電子支付的里程碑。
老店覓商機 須安新系統
眾所周知,現時內地電子支付已十分普及,本澳電子支付起步較晚,最近兩年在當局大力推動下才急起直追,雖然去年本澳已有近七成商戶安裝了電子收費設備,但一些老店及小店對於安裝有關設備仍然有所保留,當中原因除了未能接受新事物外,也有些是由於本澳電子支付工具分散,有多個不同的支付系統等原因。
大時代所需 迎電子支付
但是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政府推出消費補貼計劃,作為一個轉型的契機,如店鋪仍然想繼續經營,則只能迎合大時代所需,安裝有關設備,迎接電子支付時代的來臨,而相信在政府支持下,亦會令商戶對電子支付更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