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新國潮發展令民族文化
不斷地在老幹上開新枝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 王詩堯)近年來,國潮、國風成為新時尚。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日前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國潮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下來的寶貴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變成新時代的新東西,也就是以古為新。這樣,中華民族的深厚根基才能够不斷在老幹上開新枝。
    在張頤武看來,這些年來的“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詩詞熱”,其實都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標識,讓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產生更深入了解的衝動,滿足自己與民族歷史親密接觸的強烈願望。
    新文明的創造要和傳統文化緊密連接。張頤武說,為了讓年輕人傳承傳統文化更沒有障礙、更容易接近,文創產品是非常好的創新亮點,許多博物館推出的文創產品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另一方面,《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節目的播出,也讓“詩詞熱”“考古熱”在日常生活裡發揮了作用。
    互聯網的發展為文化交流傳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比如熱愛漢服、熱愛各種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他們通過很多網絡社群來關注傳統文化,這些都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張頤武進一步分析稱,從未來發展來看,傳統文化的傳播會有很多新的局面,包括未來在元宇宙裡傳播傳統文化等。再如時尚產品領域,像球鞋的設計,這些年來都出現大量傳統文化元素。
    他強調,許多人已經自覺把傳統文化的精神融入產品和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會為未來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堅實基礎。“新國潮”為文化提供新的可能性,最終也會成為優質的文化資源。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