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胸懷天下的中國抉擇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新華社記者)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
  當此之時,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面對世界百年變局,中國的抉擇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塑造未來”……大會召開在全球激起廣泛迴響。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以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以中國新發展為全球提供新機遇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不斷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飽受通脹、疫情、地緣衝突等因素拖累,下行風險不斷積聚。發展新機遇,對世界各國和人民來說,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可貴。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共二十大再次向世界發出開放強音,以自身新發展為全球發展作出新貢獻的決心和行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和支持。“中國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世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使世界各國人民受益。”美國《全球策略資訊》雜誌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鐘斯認為,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戰略方針能夠推動實現全球共同繁榮。
  十多年來密切關注中國發展的《伊朗日報》總編輯坎巴赫什·哈拉吉說:“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始終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將不斷為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既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也有紮實穩健的政策安排,從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到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再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國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的眾多舉措,將為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
  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在實時收聽了中共二十大報告後說,中國強調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堅信,中國言出必行,一定會為世界經濟發展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中國政治與經濟部門主任謝爾蓋·盧科寧解讀道,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中國在擴大國內消費的同時,不斷深化對外合作。他認為,中共二十大強調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新機遇。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說:“中國持續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著區域及世界經濟發展。”
   豐富人類現代化路徑選擇的中國智慧
  隨著中共二十大的召開,“中國式現代化”成為國際社會愈發關注的熱詞。
  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哈米德·古拉米多次到訪中國,對近十年中國經濟社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感敬佩。古拉米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何以如此之快、如此之實、如此之穩?這次中共二十大報告給出了回答——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報告清晰明確地提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古拉米認為,中國自信而堅定地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對發展道路的探索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鑒。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對於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所展現的中國智慧,印度尼西亞學者班邦·蘇爾約諾讚嘆不已。
  這位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致力於研究中國的印尼學者曾多次到中國實地調研並目睹了中國的滄桑巨變。他認為,中國自主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其世界意義在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對全球現代化理論的創新和突破,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經驗也必將給世界各國提供重要啟示和借鑒。”
  中共二十大報告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有人讀出了獨立自主走現代化道路的重要性,也有人對報告所強調的系統觀念予以特別關注。塞內加爾社會學家馬馬杜·迪烏夫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維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利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可持續發展高度契合。“希望中國在二十大後向全世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經驗。”
  人類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曾演繹過“國強必霸、彼此征伐”的零和之路,而中國式現代化走的是一條“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共贏之路。從二十大報告中,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看到了中國道路胸懷天下的和平底色。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為其他國家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為人類探索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發展值得世界其他國家思考和學習”。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動蕩不安的當今世界,安全與穩定顯得彌足珍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說,中共二十大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這有利於推動各國關係健康發展。
  埃及赫勒萬大學政治學教授穆罕默德·希米說,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這有助於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顯著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力度參與全球治理,為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不同於“一國獨霸”或“幾方共治”的新選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亞美尼亞政治經濟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本雅明·波戈相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表示,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這反映出中國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真誠願望,是對解決當前人類面臨的各種危機和挑戰、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在波戈相看來,中共二十大召開是對世界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
  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方案與行動,中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種種難題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強大正能量。
 “5年前,我作為外國媒體代表在現場參與報道中共十九大,至今記憶猶新。”《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裡克·科爾茹姆巴耶夫說,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共二十大召開給世界注入強大的穩定預期。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多年來,中國不斷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智慧,也為構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勾勒出越來越清晰的實踐路徑。
  英國東亞委員會秘書長麥啟安注意到,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對世界來說非常重要”。他指出,當今世界很多問題只有通過各國合作和共同努力來解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為造福全人類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路徑”。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