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海外僑胞辦中餐飄香海外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金旭)在英國,中餐成為外賣新寵;在日本,麻辣燙、鉢鉢雞備受熱捧;在秘魯,中式美食被印在郵票上,wantan(餛飩)、chaufa(炒飯)等漢語詞彙也成了當地的日常用語……海外中餐蓬勃興起,海外僑胞善用食物推廣中國味道,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
    旅美36年,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始終忘不了烙印在味蕾上的記憶。“我在波特蘭最常光顧的地方是這裡的川菜館。”李斧在尋覓家鄉味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成了“川菜活地圖”。
    他稱,離家不遠處就有一家川菜館,靠著鄉音鄉情和口碑收穫了不少回頭客。“川味香腸最巴適。好吃的關鍵在於需要用上好的白酒腌製,既能殺菌,又能最大程度激發出麻辣醇厚的風味。”他說,每當想起這份“冬季限定”就會回味無窮。
    “家鄉味是‘故鄉情’的一部分。”李斧感慨道,川菜佳肴數不勝數,小吃更是五花八門,但川菜遠不止麻辣一種味道。燒什錦清淡爽口,豬肚、魷魚、冬菇、海參等食材的香味完美結合,香濃別于珍饌,還有金黃酥脆的炸酥肉、酸甜適中的魚香肉絲……
    “麻辣、酸辣、紅油等復合味道的巧妙調製,最終形成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點。”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告訴記者,寄託了遊子情感的家鄉飯菜有機會為海外民眾品鑒中國美食開啟一扇窗。
    為弘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上電視講解川菜成了胡曉軍的家常便飯。兩年時間裡,他每周六在芝加哥電視13台的美食節目為觀眾講解川菜的做法。“我的原則是一定要講述中國美食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和故事,例如,夫妻肺片裡既沒有夫妻也沒有肺片,麻婆豆腐裡沒有麻婆,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飲食魅力。”他說。
    “從食材搭配到火候掌控,中餐的烹飪技巧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和味蕾。”胡曉軍稱,和西餐不同,葱姜蒜末在油鍋裡彈跳釋放出的香氣,正是中餐的溫度和靈魂所在。“以中餐為載體,我希望越來越多的外國顧客能瞭解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煙火氣。”
    法國巴黎國際大酒店董事總經理陳建斌經營著旅法華人最大的中餐廳,在那裡,當地僑胞和民眾可以品嚐到浙江菜、粵菜、川菜、魯菜,還有融合菜。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道中國美食都在表達著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風情。”陳建斌稱,中餐館也成了僑胞們聯絡感情、休閑消遣的存在。粵菜鮮香爽口,魯菜咸香味濃,這些熟悉味道連接著記憶,隨之而來的滿足感真切且踏實。
    他說,為了讓中國味道更加深入人心,海外中餐業者也不斷審時度勢,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和模式,努力讓美食成為促進兩國民眾心意相通的“語言”。
   “中餐的味道,西式的擺盤能最大程度接近法國民眾的用餐習慣。”陳建斌介紹,他用把魚肉片成魚片的方式代替保留整條魚身的傳統做法,讓清蒸石斑魚這道招牌菜以“新裝”征服當地食客。
    陳建斌表示,中國美食充滿活力,傳遞著中國人對生活、對文化的感知與熱愛,希望有更多的外國友人能通過海外中餐館,感知中國味道的多樣滋味和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