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
澳門首位載荷專家誕生



【特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4批預備航天員10名入選者,分別是8名航天駕駛員及港澳各1名載荷專家。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今次選拔的航天駕駛員覆蓋陸海空三軍現役飛行員,來自港澳的載荷專家亦滿足選拔條件,通過初選的基本條件選拔,到複選的臨床醫學及生理功能檢查、航天環境適應性耐力選拔、心理測試、職業素質考察等。中國計劃 2030年前載人登陸月球,黃偉芬稱,目前航天員隊伍建設,均統籌考慮空間站和載人登月兩大任務展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載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0名預備航天員最終入選,包括8名航天駕駛員和澳門地區、香港地區,各一名載荷專家入選。他們將進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接受全面系統的訓練。
新華社報道指,目前中國航天員選拔訓練體系更加成熟完善,隨著載人航天國際合作的深入推進,還將有國外航天員參與選拔訓練,並執行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入選的港澳載荷專家經過層層選拔,滿足條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來自港澳的載荷專家,他是經過了我們的層層選拔,就是從初選基本條件的選拔,到複選參加我們的更全面深入的臨床醫學檢查、各項生理功能檢查、我們的航天環境適應性的這個耐力的選拔、還有心理的各項測試、還有職業基本素質的考察等等,然後我們還進行了定選的查訪走訪等各項的選拔,他們是滿足了我們的選拔條件。”
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開展科學探索。黃偉芬指,目前航天員隊伍的建設,無論是從選拔還是訓練,都統籌考慮了空間站和載人登月這兩大任務。黃偉芬稱,訓練課程這個方面,基礎的跟地質有關的課程,我們就開設了,後面還要安排航天員去做一些野外的實習、地質考察等相關的這些課目的訓練,到後續,隨著我們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的訓練模擬器(研製),那麼我們相關的訓練任務,就可以進入實質性的開展。
黃偉芬又指,第四批航天員首次面向三軍,即在海陸空飛行員中進行選拔,也是首次從港澳選拔載荷專家,他們都要深入參加工程的研製工作,深入科研一線學習,為後續做技術儲備。她早前曾表示,載人登月的航天員需要有飛行經驗,傾向於由職業航天員執行載人登月任務。
對於首次有港人入選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首次有香港載荷專家入選國家預備航天員,寫下香港特區光輝歷史。這是香港引以為傲的好消息,對此感到非常振奮和鼓舞。他感謝中央關愛香港,給予香港人參與選拔的機會,認為是對香港科技界的支持和鼓勵。這體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凸顯國家重視香港科技發展、肯定香港創科人才的實力,以及顯示香港青年實現夢想的決心和毅力。
李家超說,香港的大學科研團隊多次為國家航天工程提供科技研究和儀器工具,出現首位香港預備航天員,證明香港創科人才的國家級實力。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一系列措施,培育更多科研人才,全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香港傳媒報道指,代表香港入選載荷專家的是擁有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在香港警隊專責情報工作技術服務的總督察黎家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