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5年06月1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人才、專才》定義需清晰
    搶人才是近年全球各地政府不遺餘力的重點工作,澳門當然也不例外。近年人才荒、人手荒在本澳成為熱話,私人企業以至政府部門均求人若渴。人手,可以通過輸入外勞來補充;人才,可以通過人才引進計劃來增加。老實說,透過引入專才去協助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並非洪水猛獸,但為何每次特區政府一提起輸入外地人才,市民總會心存介心?皆因特區政府一直對外勞輸入監管不到位,嚴重影響到本地人就業權益,因此擔心人才輸入大門一旦打開,跟外勞輸入同樣「無王管」,導致各行各業充斥著所謂的「人才」,影響本地人的「飯碗」!
    自賭權開放,本澳經濟發展騰飛,各行業大舉招兵買馬,人資、人才緊絀早已不是新聞。若然就業市場人手不足、專才缺乏,導致部分行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就會窒礙社會發展。有見及此,早於二零一四年,特區政府就隆而重之成立人才發展委員會,由行政長官親自領軍,為本地人資質素把脈開方。疫後,社會上下深切意識到澳門經濟需要轉型,因此急需引入能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的人才,期望借助他們的能力和網絡,帶動澳門產業發展。
    有入冇出 外勞氾濫
    澳門這個蕞爾小城,一直人資求過於供,特別是疫情前,就業環境暢旺,打工仔女可以擇優而選,身價顯得特別「矜貴」。俗語有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自賭權開放,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優厚的工作機會遍地,以致一般市民價值觀出現扭曲,變得急功近利,事事向「錢」看。市民爭相投身博彩業、趨之若鶩當公務員,以致其他薪酬較低的行業乏人問津,長期人手匱乏。為了補充人資不足,近年當局大幅開放外勞政策,導致外勞氾濫,高峰時外勞數目達二十萬人,可謂非常誇張。再者,特區政府沒有制訂完善的外勞退場機制,外勞「有入冇出」。在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市民生活豐衣足食的情況下,打工仔也不會太在意外勞多寡;但當經濟吹起寒風、就業市場轉趨惡劣的情況下,外勞數字依然居高不下,勞方跟資方和政府的矛盾自然日深。
    年前韓國醫生為了抗議醫學院擴招,決定集體罷工,事件引發不少討論。筆者不敢說完全同意韓國醫生罷工事件,但就頗欣賞他們為了自身就業權益而敢於向政府「say no」的這份勇氣。相反在本澳,哪怕就業權益嚴重被損害,市民也不敢作出太大反應,一來社會沒有那種自由表達的氛圍,二來澳門人或許為了和諧,對於很多不公平不公義的情況,也會選擇啞忍。正因為如此,縱容特區政府長期漠視本地人的就業權益,沒節制輸入大量外勞,導致企業以聘請外勞為優先,就業市場處於畸形狀態。
    應訂有效退場機制
    無論經濟順景抑或逆景,特區政府依然源源不絕輸入外勞。順景之時,市民尚且不置喙;但逆景之時,市民就易生怨氣。面對假招聘、外勞過職等這些公開秘密,官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市民反映尋找工作困難,官員就要求「放下身段」、說什麼「先就業再擇業」,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官員做夠一定期限,也必須自動下台。其實外勞也應一樣,要有一套有效的退場機制,如設工作年期,最多做滿五年或十年就勒令退場,不能讓外勞尤如落地生根般,由二十歲做到七十歲。否則,本地人就算身段面子通通放下,也難尋一份體面工作。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一個地方興衰的關鍵。近年全球各地的人才戰如火如荼地展開,澳門亦不甘落後,加入戰團搶人才。坦白說,人才不足會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瓶頸,近年特區政府提出「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適量輸入人才也無可厚非。但每當政府提起引入人才,何解本地人會對此甚為抗拒?或許少部分市民奉行保護主義,排外心態作祟,但大部分市民對輸入人才百般不滿,源於對特區政府信任度不足,擔心引入人才這扇大門一旦打開,就會如輸入外勞一樣,在政府和資方的操弄下易放難收,影響本地人向上流的空缺。而且,究竟何謂「人才」?深諳多國語言、擁有醫生、律師等專業認證才算是人才,還是只懂一般文書工作就已算是人才呢?如果沒有清晰定義,就容易出現黑箱作業、用人唯親的亂象,更讓雞鳴狗盜之徒扼殺了真人才。
    創設向上流動空間
    面對人手匱乏的困境,特區政府唯一應對方法就是「大開中門」輸入外勞,而商家也巴不得貼埋大床聘請外勞,以致近年外勞數量激增。至於輸入人才,老實說,澳門未必是具國際視野的外國人才嚮往的地方,甚為保守的社會氛圍容易令他們望而卻步。但對於內地人來說,澳門仍算是香餑餑,故在執行措施時應加倍審慎,以免偽專才鑽空子騙取澳門身分。
    過量的外勞和人才,就會讓本地人失去向上流的機會。所謂失業率已回復到疫前水平,最多只證明本地人有工開 (有的只做兼職) ,並不代表他們有發展空間。千里馬易得,伯樂難尋!或許澳門最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開放、公平和有透明度的社會氛圍,導致不少人空有一身本領,卻無用武之地。只有將「有能者居之」當成社會核心價值,為有能力的人造就力爭上游的動力,這樣才能吸引到真人才來澳,更可留住一直被忽略的本地人才!               *雲迪*
昔日新聞
Jul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