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4月2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陳仲文在世界戲劇日談戲劇
特別強調戲劇為民這一主題

    【中新社廊坊4月11日電】(作者 牛琳 宋敏濤)世界戲劇日是由國際戲劇協會于1961年創立的全球性盛事,每年的3月27日成為全球戲劇界人士的共同慶典。首屆世界戲劇日慶典于1962年舉行。2024年世界戲劇日慶典在中國廊坊舉辦,這也是該慶典時隔8年後再度來到中國。中外戲劇界人士共襄盛典,展開對話交流,推動戲劇藝術不斷發展。中新社“東西問”就此專訪國際戲劇協會副總干事陳仲文。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對每個人而言,戲劇到底是什麼?
    陳仲文:戲劇不是一場簡單的表演,更像是一種神奇的藝術,將文學、音樂、舞蹈和美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一部戲劇作品,就像是一個精心構建的世界,它可以是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和發展者,可以是思想和智慧的呈現者,也可以是激發觀眾對社會、人性、道德等方面深刻思考的啟迪者。
    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們內心深處渴望一種更深層次的滿足。這種滿足感來源於何處?我認為是來自我們與他人建立起的深刻情感聯結,特別是與他人靈魂深處的聯結。這種聯結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其中藝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有時是音樂;有時是繪畫;有時是一首詩;有時僅僅是一個場景。藝術將我們帶入一個特殊的境界,讓我們能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系,實現內心的滿足和愉悅。
    戲劇恰恰契合這點,它創造出一個空間,大家坐在那裡,靜靜地聽別人的故事,或者透過別人聽自己的故事,跟舞台上的人物聯結;跟自己的內心聯結;跟同場域的人聯結,或悲傷或喜悅;或豐滿或低落,讓屬於自己的感受、情緒流淌。從這個層面講,戲劇是人精神上的一種出口,它使人與人之間、使我們的精神產生一種深層次的聯結。而我們戲劇人要做的,就是讓這種聯結發生。
    中新社記者:戲劇之美何以跨越語言、地域和國界直抵人心,成為不同文化背景下打破隔閡、溝通人心的橋樑?
    陳仲文:人們因文化背景、語言環境、外貌特徵等差異,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特點,然而,內在本質上卻存在著共通點,共享著相似的人性和情感體驗。所有藝術形式,包括戲劇作品,都引導著人們通過欣賞和理解與自己不同的、陌生的或外來的事物,加深對世界的瞭解和體驗。
    由於工作關係,我經常參加世界各地的戲劇節,觀摩各種風格、形式迥異的表演方式。除了我的母語外,我祗懂得英語和法語,但這並不妨礙我去理解超出自己語言能力的戲劇作品。 語言並不是感受戲劇作品的唯一方式,有時甚至會成為感受力的一種干擾。作為一名觀眾,我們不必過分糾結于自己的“懂”或“不懂”,應更注重那一刻內心的感受,更關注自己在那一刻是開放的,是臨在的,是包容的,是接納的。祗有這樣,那份屬於自己的“懂”就與自己合一了。
    東西方戲劇的差異或許體現在審美觀、表達形式、藝術語言等方面,這些差異源於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戲劇本身始終在反映著人類文明的變化以及對美好、對真實的追求,這方面東西方戲劇是共通的。今年在廊坊舉辦的世界戲劇日慶典,國際戲劇協會推薦了來自法國、波蘭、古巴、智利等六個國家的作品,每段表演都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講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     故事,並邀請中國觀眾一同開啟一場精神之旅。戲劇日慶典之夜,當所有觀眾坐在一起共同歡笑、感動,那是戲劇跨越語言、地域和國界,將人類內心緊密相連的最美時刻。
  中新社記者:2024年世界戲劇日獻辭題目是《藝術即和平》,如何解讀?
    陳仲文:今年,國際戲劇協會有幸邀請到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挪威劇作家和小說家約恩•福瑟(Jon Olav Fosse)為2024年世界戲劇日撰寫獻辭。福瑟先生以《藝術即和平》為題,強調了世界各地人們之間的內在相似性,同時也頌揚了他們獨特的個性。他認為,藝術本質上是對多樣性的慶祝,是文化、語言和國家之間的橋樑。優秀的藝術有著卓越的魅力,能够通過將完全獨特的元素與普遍性相結合,促進和平與理解。
    在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我們越發認識到國際戲劇界開展對話的重要性。這種對話不僅需要深入探討在文化差異存在的背景下,戲劇如何能為文化多元性及世界和平助力,更需要將戲劇視為一種有力的媒介,以傳遞“同情心、同理心和互助心”的核心價值。今年世界戲劇日慶典有一個板塊——“中外戲劇人對話”,發言者來自13個不同的國家,膚色、語言各異,大家坐在一起談論戲劇、藝術、創作。我想這不僅僅是一場關於戲劇的對話,更是關乎我們人類共同體驗藝術無國界的對話、一次關於和平的對話。
    國際戲劇協會下設有一個“衝突地區戲劇委員會”,該委員會致力于藉助表演藝術的力量,促進衝突地區人與人之間的理解互信,推動和平。正如約恩•福瑟在獻詞中所述:“藝術,它具有一種魔力,令我們痴迷,推動我們超越自我的局限性,以此創造出藝術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性,並引領我們去不斷地追尋新的超越。戰爭與藝術是對立的,正如戰爭與和平是對立的——簡單來說:藝術即是和平。”
    中新社記者:為何2024年世界戲劇日特別強調“戲劇為民”這一主題?
    陳仲文:我認為對戲劇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沒有所謂的內外行之分,它屬於每個人,每個人都值得享受任何藝術形式的沉浸和熏陶。就像我們欣賞畫作一樣,雖然你的知識背景可以幫助你理解這幅畫的年代、畫家背景和流派,但同時也可能會限制你與作品產生的聯結和感受,因為你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觀賞戲劇演出也是如此。有人說戲劇的門檻很高,太高大上,好 像不屬於我們普通人。應該打破這種觀念,打破戲劇身上高高在上的觀感,讓戲劇與普通人建立起真實、溫暖的情感聯系,祗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戲劇進入普通人的生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拉米雷斯(Ernesto Ottone Ramirez)在2024年世界戲劇日的致辭中說:“我期待所有參與者能够藉此機會,探討、思考‘戲劇為民’(Theatre for the People)的巨大價值。”我的理解是,戲劇創作應該服務于民眾,創造出來的作品應該貼近民眾的生活,祗有這樣才能引發共情,產生共鳴。
    中新社記者:科技的發展進步,尤其是AI的出現,對包括戲劇在內的藝術發展,是助益還是衝擊?
    陳仲文:所有的高科技,包括AI在內,很難說是好還是壞。它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看我們怎樣去利用。儘管AI在諸如文本糾錯、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無法代替人的主觀判斷與情感體驗。藝術創作尤其是戲劇,其核心在於人性的挖掘與精神世界的探索,這正是AI無法逾越的領域。
   中新社記者: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全球戲劇界人士應如何進一步打破文化壁壘,推動戲劇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陳仲文:國際戲劇協會作為全球最大的表演藝術國際組織,在全球擁有78家中心和20多個合作組織。
   2015年,受上海市政府邀請,國際戲劇協會總部由巴黎遷至上海,這一舉措為國際劇協更好地服務全球藝術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國傳統和現代藝術形式提供了更廣的展示平台。
    國際戲劇協會肩負的使命時刻呼籲我們思考戲劇的社會意義,通過創辦各類活動,如世界戲劇日、國際舞蹈日等,為全球表演藝術社群搭建交流平台,緊密合作,用戲劇這一藝術形式喚醒良知、治癒創痛、建立信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探尋人性的共同點,讓美好發生,讓理想重生。
    未來,國際戲劇協會將與中國戲劇家協會、廊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共同策劃舉辦2025年世界戲劇節,讓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以多元、璀璨的方式綻放。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