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6月0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反種族歧視抗議在全球蔓延升級
美輿論憂心「特殊威脅」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中新社記者 吳旭)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持續發酵。美國多地抗議活動昇級,包括華盛頓、紐約、費城、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在內的數十個城市被迫實施宵禁。美國近兩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協助應對混亂局面。
  全球反種族歧視的催化劑
  除了美國國內愈演愈烈,此事引發的大規模抗議也在多國迅速蔓延,許多示威者不僅表達對美國抗議者的支持,也對本國種族主義予以譴責。
  在倫敦,數千名示威者舉著寫有“沉默是暴力”“讓種族歧視走開”等內容的牌子,在特拉法加廣場和美國駐英使館前高聲呐喊。英國首相約翰遜3日被問及倫敦發生的抗議示威時說:“在弗洛伊德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感到震驚和厭惡”。他還表示,“種族主義和種族主義暴力沒有出路”。
  在加拿大,包括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在內的多個城市連日來也都上演著示威遊行。這些示威者聲言要為死者討回公道,關注被警方和司法制度不公對待的每一個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對此坦言,非裔及少數族裔的加拿大人每天都在面臨著歧視,這已成為現實。
  在巴黎,示威人群中包括倡導組織“還阿達馬真相”的發起者。2016年,24歲非裔青年阿達馬·特拉奧雷涉嫌敲詐勒索被逮捕,于拘留期間身亡。“還阿達馬真相”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他叫喬治·弗洛伊德,與阿達馬一樣,因為是黑人而死。”
  此次事件受到聯合國、非盟、非洲多國政要等一致譴責。除了政壇,來自體育界、時尚界等有影響力的名人也都紛紛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意見。
  知名體育雜誌《阿斯報》刊文稱,“姆巴佩、維尼修斯、德容、詹姆斯、喬丹、小威廉姆斯、漢密爾頓……整個體育界似乎都在支持弗洛伊德”。瑪麗亞·凱莉、貝克漢姆、湯姆·赫蘭德等近百位歐美明星也自發在社交平台上發出純黑圖片,力挺“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
  美國輿論憂心“特殊威脅”
  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顯然已引發連鎖反應。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衰退和種族衝突這三場危機給美國帶來連續的沉重打擊。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抗議活動卻不斷擴散昇級,從美國政府官員、衛生專家到民眾,都對可能發生的第二輪疫情憂心忡忡。
  “弗洛伊德事件”的背後是美國社會由來已久的種族歧視頑疾。明尼阿波利斯市長直呼“四百年來的怨恨爆發了”。英國《衛報》評論道,在“弗洛伊德死亡”之前,類似的悲劇早已頻繁發生在非裔美國人身上,一次又一次挑動著美國社會那根極其敏感的神經。
  膚色的不同被置換為社會地位的高下。美國種族隔離被廢除後,黑人的社會地位雖然有了大幅提昇,但因種族歧視引發的衝突依舊不斷。
  一項美國機構的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在美國,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非裔和亞裔、以及超過一半的西班牙裔都表示他們曾遭受歧視。相比之下,三分之二的白人則認為他們從未經歷過種族歧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弗洛伊德事件”再次提醒著人們,美國今天所面臨的特殊威脅究竟是什麼。
  上世紀5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以來,很多美國人都承認自己的多種族身份,美國的種族邊界看似越來越模糊,然而,身份認同、文化心理等深層次的隔閡卻未曾消弭。今天,當種族主義再次成為美國社會和全球政治中不可忽視的議題,美國又該選擇怎樣的方式與自己和世界“和解”?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