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7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琵琶聖手」譜心曲 常訴「兩岸南音一世情」
    【中新社福州6月29日電】(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我很喜歡南音,它是我的生命。”被兩岸南音界譽為“琵琶聖手”的卓聖翔如是說。
    卓聖翔日前在福州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適逢花事繁盛。年逾古稀的卓聖翔站在流蘇樹下,繁花點點飄落,落在他肩頭袖口。令人聯想到,南音的典雅和詩意,一直成為這位顛沛半生的南音大家的生命底色。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傳統音樂,至今流傳在閩南、臺灣和東南亞等地。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音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音是一種能讓人靜下來、慢下來的音樂,沒有繁瑣的技巧,卻能動人心魄,顯得很純粹。”卓聖翔說。
    來自臺灣的卓聖翔,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代表性傳承人。福建在大陸先行先試,支持臺胞申報“非遺”傳承人,評出來自臺灣的“非遺”傳承人7名,他是最早的一批。
    卓聖翔出生于南音發源地泉州。先由兄長卓聖煌進行南音啟蒙,後師從白厚及紀經畝兩位名家學習南音唱腔和琵琶演奏。卓聖翔輾轉香港和東南亞各地多年後,在而立之年定居臺灣。
    卓聖翔創辦了高雄串門南樂團、臺北松山奉天宮南樂團,開辦南音研習班,並在臺灣各地南管社團任教。
    兩岸通航後,卓聖翔重返祖地泉州。此時他南音琵琶技藝了得,在南音界無人不知,博得“琵琶聖手”美名。
    南音以閩南話為念唱,唱鄉音,唱鄉情。卓聖翔還精工作曲,在南音舊詞曲牌之外,將唐詩宋詞譜入南音。他說:“李白是兩岸共同的文化標籤,在兩岸年輕人中一定有共鳴。”
    在陸遊的“紅酥手,黃縢酒”中,卓聖翔在“鳳釵疊”的基礎上揉入江南小調和昆曲,令這段魂斷香銷的愛情顯得蒼涼和悲壯。在“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的《節婦吟》新曲中,他以疊拍唱出,“福馬郎”入調,這種“起疊”的手法將纏綿情意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創新和對古典詩詞的執著,讓南音古樂碰撞出不少新意。他嘗試將豪邁之詞寫進南音。一曲《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的輪唱,成為南音突破性發展,至“呼兒將出”又合唱,琵琶比擬鑼鼓鳴奏,全曲氣勢奔放,音調高亢,驚豔四座。
    他也不拘泥古典題材,常在詞曲中傾訴自己的“兩岸南音一世情”。“咱相聚寶島台南府城頭,過去的思緒,酸甜苦辣,受盡煎熬……”這首《相聚在寶島》,講述一位思念故鄉的臺灣人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故事,助廈門市南樂團在2010年斬獲第六屆牡丹獎節目獎,實現了福建在中國曲藝最高獎上零的突破。
    作為《相聚在寶島》的作曲者,卓聖翔說:“每次聽到這首曲子,心情都很不好,會掉眼淚。”這曲意,是他和身邊親友一生輾轉的寫照。
    如今,卓聖翔攜手兩岸好手共同傳承弘揚南音,他們錄製“世界非遺南音曲庫”,整理《南管精華大全》,走進數十間兩岸中小學的音樂課堂。“在兩岸傳承和弘揚南音是我的使命,這是一項讓人快樂的工作。”
    5年前,廈門翔安歐厝“南音泥土計畫”啟動,卓聖翔擔綱傳習老師之一。他為“咱厝邊”(閩南語,意為“鄰居”)調整氣息、氣韻和音量、聲調,又有意將普通話融入南音,使受眾面更廣。“僅一個歐厝,就有上百位村民會吹拉彈唱。這個漁港小鎮在恢復傳統藝術的過程中,找到了存在感。”卓聖翔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